法制晚報訊(記者 溫如軍) 今天上午,法晚記者從國家發改委新聞發佈會上瞭解到,截至今年3月,我國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經為8.4億自然人和1930.6萬戶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我國將制定法人和組織統一信用代碼制度。
  近日,國務院《關於印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發佈,對我國信用體系建設提出明確時間表。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司長田錦塵表示,各級政府部門在市場監管和公共服務中也要深化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的應用。對誠實守信的自然人和市場主體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包括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綠色通道等方面的激勵政策。
  數字 企業每年因失信經濟損失6000億
  田錦塵表示,為瞭解決我們現實社會中存在的一些不誠信的突出問題。目前我們國家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總體來看,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社會上還存在著大量的不誠信的問題。比如說商業欺詐、制假售假、偷逃騙稅、學術不端、食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據透露,每年我國企業因為誠信缺失,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了6000億。
  目前,十二屆全國人大已將信用立法列入立法規劃。同時由中國人民銀行配合法制辦制定《徵信業管理條例》,並由國務院頒佈實施。各部門各地區已經陸續制定了一些部門和地方的法規和規章。據介紹,目前我們在社會信用體系部際聯席會議框架下,已經建立了有25個部門參與的信用信息共建共享機制。
  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管理局副局長張子紅透露,到2014年3月末,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經為8.4億自然人和1930.6萬戶企業建立了信用檔案。
  制度 將制定法人和組織統一信用代碼
  “如果一個自然人、法人有多個信用代碼,有多個主體標識,其信用信息就很難進行交換共享和整合。根據國務院部署,公安部牽頭提出了以身份證號為基礎的公民統一代碼方案,發改委和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代碼方案。”田錦塵介紹,我國目前正在推動建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
  另外,田錦塵還透露,我國正在研究組建信用中國網站,目前網站域名的申請工作已經完成。
  田錦塵表示,關於統一代碼的問題,並不表明誰都可以去查這個信息、可以隨便使用這個信息。“信息的使用一定要建立在依法依規的基礎上,首先要對個人的信用信息嚴格進行保護,能夠採集的才能夠採集,能夠查詢的才能進行查詢。
  二是要建立信用信息分類管理制度,比如,有一些信用信息只能由某些被授權的單位或者機關採集,其他單位和機關就不能採集;有一些信息有些人可以查詢,其他人不能查詢。”田錦塵說,通過分類分級的管理辦法,確保每個主體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使信用信息能夠得到共享。
  文/記者 溫如軍  (原標題:企業監管 將發信用牌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t57ptklc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